建立国际合作平台打造对接东盟支点 德州外贸发展瞄准东盟

发布日期:2017-01-02浏览次数:4918

      签署5份合作备忘录,通过《关于加强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共赢德州共识》,国际合作平台——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委员会秘书处落户德州……12月21日至22日举行的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上,德州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聚焦点,来自东盟成员国的工商界代表与德州市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谋合作契机,共绘发展蓝图,成果丰硕。
  站在新起点,德州将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支点城市,德州市的中小企业也将借此撬开拥有6亿多人口的东盟市场,乃至迈入全球市场的大门。
  从“搭船出海”到“造舰远航”德州5万多家中小企业先受益 
  德州是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东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德州与东盟对接,让两大国家战略释放出强劲的发展功能和无限的发展空间,也掀开了德州与东盟各国开展经贸活动的新篇章。
  会议聚焦“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先受益的是双方的中小企业。
  德州市有5万多家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而东盟正大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正如德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勇所言:“中小企业是德州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也是双方合作的重要交集和关键领域。”
  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将架起双方中小企业合作的桥梁;秘书处落户德州市,德州中小企业将享受红利。
  许宁宁,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从事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工作长达25年。他告诉记者,现实中,中小企业自己去开拓国际市场,比较盲目且成本高昂,有一定局限性。
  格瑞德集团董事长助理兼行政总监马利忠对此感触颇深,格瑞德集团对东盟的贸易刚刚起步,由于对东盟国家产业政策、规划等信息缺乏了解,加之对接渠道有限,只好“搭船出海”,作为央企、国企“配角”走出去,难以掌握主动且发展缓慢。
  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委员会成立后,将成为中国和东盟中小企业互拓市场的护航“舰队”,帮助中小企业及时掌握政策信息,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
  新当选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委员会中方执行主席的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表示,委员会将推动中国-东盟中小企业互利合作,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项目信息,推荐合作伙伴,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条,助推中小企业进军国际市场。
  许宁宁则提出,应在政府支持下,双方商务理事会于对方处设立若干商务中心,协助中小企业参与产业合作;双方行业商协会可利用其灵活性、网络性强的优势,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服务。此次前来参会的嘉宾中,就有来自老挝、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柬埔寨等国家商协会的负责人,他们将为中国和东盟的中小企业深化合作提供更广泛的渠道和平台。
  不可限量的共赢前景
  东盟成为德州一大贸易伙伴
  330家,41%,乍看数字,说明不了什么,若将其放在德州与东盟贸易往来的大背景下,则意义非凡。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德州市有实绩的进出口企业共770家,其中与东盟开展经贸的就达330家,几占半壁江山;截至目前,全市进出口完成209.4亿元,仅对接东盟就实现进出口32.3亿元,在全国对东盟贸易整体为负增长的形势下,逆势上扬,同比增长41%,按进出口份额看,东盟已经是德州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而德州市正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积极对接东盟国家,广泛开展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交流,努力构建城市对外开放新格局。德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东盟国家正在加紧建设,对德州市制造业产品需求很大,而德州又需要从东盟进口原材料,双方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从10%到30%,对东盟贸易份额在公司占比的变化,刷新了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阳对东盟市场的认知。他们生产的预焙阳极,依靠稳定的质量及较高的科技含量走俏东盟,这让马来西亚齐力工业集团萌生与他们建立长久合作的想法。双方深入沟通之后,决定共同投资6.6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预计每年为索通公司新增产值9亿元,实现出口创汇1.3亿美元。
  许宁宁告诉记者,今年9月份,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发布《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双方的产业合作进入新阶段,尤其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议定书于7月1日正式生效后,中国-东盟双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东盟自贸区2020年双边贸易额目标是1万亿美元。”许宁宁说,2015年双方贸易额为4720亿美元,意味着5年后将实现倍增,对德州中小企业来说,商机无限。
  审时度势,德州市行动迅速,相继出台《对接东盟指导意见》,制定《对接东盟工作5年规划》,举办首届德州-东盟产业合作论坛,设立德州-东盟项目中心;去年11月29日至12月6日,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率团出访马来西亚,并在吉隆坡举行德州市投资战略优势及经济发展交流会。明年,我市还将组织“百家企业下南洋”活动,促进产业合作精准对接,推动双方中小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南有南宁、北有德州德州将成为北方对接东盟的支点城市
  “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次合作必将为双方广大中小企业深入对接、深化合作搭建有力平台,更好地助力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德州市外侨办主任宋小美表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成功召开,将成为德州未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
  长期以来,东盟在中国的绝大多数贸易,集中于南方地区,深入北方腹地较少,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深耕北方的支点城市。
  为进一步扩大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今年,德州市政府提出了“五个一”的工作规划,即:制定一个计划、打造一个平台、建立一套机制、打造一个园区、建立一个基金,不断提高德州与东盟各国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把德州打造成为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支点城市。
  “这次会议是把德州市打造成为中国北方对接东盟重要支点城市的具体路径,可大大提升德州市对外开放程度。”中国-东盟商务协会(马来西亚)委员会主席、发林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林玉唐对此充满信心。
  今年3月份,发林集团投资25亿元的东盟国际生态城一期项目——“东盟之窗”在齐河正式开工,这一充满“东盟元素”的项目,将发挥德州乃至中国北方与东盟经贸往来的窗口作用——项目设定了会展、物流、旅游、医疗等11项跨境经济投资领域。“东盟国际生态城将吸引东盟更多企业家来中国投资、合作,真正成为东盟开拓中国北方市场的重要门户。”林玉唐说,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会议让“德州构想”迈出坚实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进出口贸易,德州市企业对外投资同样表现抢眼。今年2月,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壳牌马来西亚炼油有限公司股权,此举是山东地炼企业发展史上首笔海外收购,为德州对接东盟提供了另一种实践路径。
  此次大会上,德州再为德州-东盟深入合作注入新的动力源,下一步,德州将积极谋划建立对接东盟中小企业基金,力争到2020年,德州与东盟贸易额提高20%以上,双方投资额年增长30%以上,在全国打响南有南宁、北有德州的对接东盟品牌。

 

400-618-5015
全国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官方微信
商务平台Android版
商务平台IOS版